1997-06-15

對話

斜陽夕照,大海上留下了巨輪的浪跡,滔滔浪花,泛著金光,映進我和友人的墨鏡。

友人說起,他的家人其實很擔心他遠行,但他卻從來不著意去讓他們放心,諸如撥一個電話之類的事,他也很少幹。

我若有所思,答說:「我和你不同,很多東西在我未知道其價值時,只要是我所擁有的,我都會無條件付出。我深信世上沒有兩頭利的針,每樣東西都有好與壞的一面。要看夕陽就要忍受初夜的寒風。如一件東西我未知道它值得珍惜的地方,那一定是我未懂得欣賞。所以我會繼續付出,免得我失去後會後悔。」

頓了頓,我又說:「幸運地,我很少失望。我的家庭、學業、信仰、愛情,我都無條件付出過,而我最終都覺得值得。」

友人說:「我和你不同。我喜歡不斷嘗新,直至找到最適合我的,才開始認真付出。」

我說:「我不喜歡尋找,我愛隨緣。得到固然珍惜,失去也是隨緣而去,無需可惜,也無需患得患失。」

友人說:「可能你喜歡穩定及有安全感的生活,但我就會覺得刻板。想是我們的不同罷。」

我答:「是的,我不太喜歡改變,也可以說我懶得去適應。就算有那樣的適應力,我還是喜歡『根』的感覺。」

我想,生活是否刻板並不緊要,重要的是身邊的人和自己的感覺與感情。我追求的,每每只是一剎那的感動感覺,而並非多姿多采的生活。

友人道:「我就不同。我要斷轉變環境,不斷地尋找。」

我說:「有些人喜歡『找』,有些人喜歡『找到』,視乎你喜歡過程還是結果罷。」

友人說:「我想我在尋找一個滿意的結果,但我尚未知道自己最終要的是什麼。」

我說:「那我們總比其他人好,最少知道自己在追求些什麼,很多人只是隨波逐流,想也沒想。見人家買樓發達便一窩風去買,從不想想發達又是為了些什麼。」

我又說:「我追求,可能也只是一個感覺吧。所以和你去南丫島與來歐洲,對我來說分別並不很大。」

友人回應:「對我來便可能不同。如果選去南丫島或大嶼山,我想我會喜歡南丫島。那是環境和生活的吸引。可能因為我也不在乎,才不斷尋找吧。」

我答說:「可能因為我也不在乎,才不刻意尋找吧?」我們相視一笑。朋友但求相知,不在乎相同。

整個天空和夕陽一起沈在海上,釀成一襲雲氣,把未降到水平的夕陽輕輕的掩蓋了。我們也在寒風催促下回到船艙裏去了。

沒有留言: